top of page
搜尋


2022年4月26日
文子 - 高腳七|一點 + 六點
來到文子最後兩隻牌,今次就跟大家介紹由一粒一點配一粒六點的「高腳七」,在文子中排行尾二。 相信如果很熟悉周星馳的電影,對「高腳七」呢三個字不會太陌生。92年上映的《家有囍事》中,患上「無定向喪心病狂間歇性全身機能失調症」嘅常歡曾唱過《賭仔自嘆》一曲,頭幾句歌詞就有提及「高腳...

2022年3月4日
文子 - 又稱屏風嘅紅頭十|四點 + 六點
上回提到,每隻骨牌其實均由兩顆骰子的點數組合而成,所以在文子中排行尾三的 「紅頭十」 便是由一粒六點及一粒四點組成。舊時代的人大概想像力比價豐富,愛把牌面上的點式擬人或擬物化,以「紅頭十」為例,牌上的紅色四點在上似個頭,白色六點向下則像兩條腿,故得此稱號。...

2022年2月12日
文子 - 斧頭 |五點 + 六點
文子中排行第八的是「斧頭」,原稱「虎頭」,由骰仔的五點及六點組成。如果運用些少創意,再加上丁點想像力,的確會覺得五點像斧柄、六點像斧面刀片。 除此之外,另有文章分享這張牌的別稱為「楚漢爭峰」。據說這是來自「宣和牌」的舊有玩法。古時骨牌遊戲眾多,雖然牌款、張數未有太大變化,但...

2022年2月11日
文子 - 板凳 |兩點 + 兩點
文子中排行第七的是「板凳」,由兩粒白或黑點組成,因為牌上的四點看起來很像板凳的四隻腳,由而得名。另外,有位前輩分享「板凳」亦曾被叫作「八角環」,但網上資料非常有限,院友仔找不到相關內容。假如有高人知道典故或出處,歡迎大家同院友分享!...

2022年2月3日
文子 - 長三 |三點 + 三點
文子中排行第六的是「長三」,由兩粒三點組成,舊時長三是兩粒「斜三」,即現在西方常玩的Dominos設計,但據說因為「斜」讀音上與「邪」近似,不知何時開始就被改成現在模樣。 早前有前輩分享舊時「長三」亦稱作「十二巫山」。十二巫山是遊覽長江三峽的景點,分別是江北六峰,登龍、聖泉...

2022年2月3日
文子 - 梅牌 |五點 + 五點
文子中排行第五的是「梅」,由兩粒五點組成,像兩朵梅花,所以稱「梅」,另亦有前輩分享,舊時人稱之為「疊勝環」。 「疊勝」亦稱「方勝 」,是一種由兩個菱形壓角相疊而成的幾何紋樣。古時於春日或其他節日,剪制勝形圖案作為裝飾。方勝紋有同心吉祥之意,象徵無窮無盡的美好與吉祥。由於方勝...

2022年2月3日
文子 - 和牌 |四點 + 四點
文子中排行第四的是「和」,由一粒點同一粒三點組成,全副牌入面有兩隻,共八點,象徵「八節」,包括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及冬至。 今時今日,年輕一輩只記得紅日假期,或許連「八節」都未分得清楚,但在舊時代它們卻是民間重要的祭祀節日。人們會特別在這些日子祈求神明庇...

2021年9月2日
文子 - 天牌 |六點 + 六點
文子的「天」牌是全副骨牌中最多點數的牌,亦是文子最大的牌,每隻均由兩粒6點組合而成,一對合共24點,象徵農曆的二十四個節氣。 相傳此曆法始於黃帝時代至夏朝期間,所以原稱黃曆、夏曆。自從東方也採用格里曆(西曆/陰曆)後,這種華夏遠古曆法便漸漸被稱為舊曆、陽曆,又因昔日農民依賴...

2021年9月2日
文子 - 地牌|兩點 + 兩點
文子第二大的牌為「地」牌,由兩粒1點組成,一對合共4點,分別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這個方向概念相傳由伏羲創立。話說伏羲挑選了一批打獵捕魚的能手到東西南北四方開發疆域。但當中卻有人怕山高路遠會迷失方向,伏羲於是決定背著竹籃陪這班開荒牛上路。有院友問,伏羲為何要拎住個竹籃...

2021年9月2日
文子 - 人牌 |八點 + 八點
天九文子牌中最大四隻就是「天」、「地」、「人」、「和」,這也是中華文化獨有的處世哲學,推崇人該與大自然中的天地萬物共融,達至和諧一致。 如老子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跟莊子所說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當中也能看得到這種觀念。...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