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石常見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及戰後五、六十年代的舊樓建築及街市,帶有一種老香港的典雅。
而香港之所以興起水磨石,有說是因為從清朝至二次大戰前,廣州和上海一直被法國佔用,當時的泥水技工因而學會法國的水磨石拼花藝術。到了日本戰敗後的四、五十年代,大批廣州和上海的新移民帶著這種水磨石技術南下香港。
他們將南方傳統用木製作的北魏字體招牌融合西方傳入的水磨石技術,中西合璧,成為香港獨有的北魏字體水磨石招牌。
七十年代結業的有記合臘味家水磨石招牌至今依然「健在」,真希望它能被永久保存。
它是一種飾面物料,特色是顏色歷久不褪,而且可塑性高,可以做到整幅無縫、易於清潔的效果,所以常用於人們頻密接觸的地方,例如舊樓樓梯、大廈大堂,或街市等場所。
有研究香港舊建築的專家在翻查文獻時發現,香港最早有關於水磨石的記載是一份來自1913年的政府文件,記錄了當時政府興建學校或醫院均用上水磨石作為原材料。
那究竟什麼是水磨石?其實它是一種西式仿石工藝,俗稱「仿意大利批盪」。香港製作的水磨石多以水泥混合石英石的石米,以模仿意式雲石或大理石碎。若想分辦港式水磨石,最簡單就是觀察裡面有否黑白色石米顆粒。
元朗好到底麵家的水磨石牆身廣告被譽為技術最精緻的水磨石招牌,上面寫有五個數位的電話號碼,可見其歷史感。
水磨石的製作程序繁複,先要把白英泥、石米和色粉加水混合,然後填進模具待風乾,需時約三天才能乾透脫模,再要用水「養」三天(即把水磨石塊浸進水中,令水泥不易乾裂)。如果是用於建築物上,石塊更要每天用水淋濕表面。最後的打磨工序,師傅需一邊用磨刀石來回打磨,一邊把石塊浸濕,讓表面磨出碎石花紋,所以才有「水磨石」之稱。
水磨石有許多優點,比木頭、石頭等材質更易於塑形,能製成彎彎曲曲的樓梯扶手和柱子。透過混搭不同色粉和石米,能做出千變萬化的顏色花紋,在陽光下映照更會閃閃發光,而且既防水又容易清潔,比雲石等建築材料亦相對便宜,所以深受舊日中產階級歡迎。不過後來因為有更方便的物料相繼出現,人手打磨成本又高,於八十年代起日漸式微,直至近年才重新被關注,成為家居裝潢的新寵兒。
水磨石不止美觀,也代表某個時代的香港情懷,院友仔因此想到推出水磨石骨牌。但諮詢過本港數間專製水磨石產品的公司,他們一致認為礙於手感、重量及雕刻技術問題,不建議選用真水磨石來製作牌具,這才最終促成「輕薄又好拎」的仿水磨石紋膠製骨牌的誕生。
話說回頭,雖然水磨石夠耐用,能敵得過時間,但今天的小店卻經不起時間考驗,紛紛倒閉。為此院友專程拜訪本地手彫麻雀舖,幫襯老師傅為對「地」牌刻上「香港」兩隻字,略盡綿力支持他們經營的同時,也希望提醒買走它們的每一位,記住他們的根,讓大家能在天九桌上說出他們知道的故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