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九知多啲】究竟古今中外有誰愛玩骨牌?
- 天九至尊神學研究中心|TIN K9U CLUB
- 2024年1月2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3月17日

A:根據《革命逸史》一書記載,原來孫中山及其生於香港的側室陳粹芬(人稱「四姑」)係天九同好!作者馮自由在書中提到:「中山畢生不嗜菸酒,讀書之餘,間與人下象棋,然習之不精,好取攻勢而懈於防守,故易為敵所乘,餘與胡漢民何香凝等皆嘗勝之。外國紙牌尤非其所好,相當精於三十年前盛行之廣精於三十年前盛行之廣精於三十年前盛行之廣精於三十年前盛行之廣精於三十年前盛行之廣東天九牌,乙巳以前居橫濱時,每與陳四姑、張能之夫婦玩之。」果然,愛思考、善謀略嘅人,都鍾意咁用腦嘅天九遊戲!
骨牌只能打天九?
骨牌有很多有趣的遊戲,除有「天九」或「牌九」這種多人博弈,其實也有自得其樂的玩法,這就如一副啤牌,除了鋤大DEE,也演變出德州撲克、潛烏龜、廿一點、衾棉胎登多元的玩法。只可惜中式骨牌未能如西式domino般代代相傳,時移勢易,它不但被歷史淘汰,就連許多有趣的遊戲都被埋沒於時空中。根據舒乙的著作《一生愛好是天然:老舍的嗜好》, 老舍很愛獨自玩骨牌。

他筆下的老舍先生會把骨牌當成文雅玩物,無論走到哪裡身上也總帶有一副骨牌,形影不離,35年如一日,直至他過身前,這副骨牌與他始終相依為命。他當骨牌是沉澱思緒的工具,寫作前會先將牌放在床上,然後到桌前寫幾百字又放下筆,走到床邊玩玩骨牌,腦袋則思考著寫作脈絡,想好了又把牌放下走回桌旁,繼續執筆寫下去。
老舍先生對此副骨牌愛如珍寶,平常不讓他人隨便把玩,唯獨他的小孫女享有特權。小女孩趁爺爺寫作時,會偷偷拿骨牌當積木來堆疊,而老舍有時也會放下紙筆,坐在孫女旁加入「積木」遊戲,用牌為孫女堆砌出各種圖案,最常擺的有「寶塔」及「蠍子」,這其實都是骨牌單人遊戲的排列方法。
✶ 單人遊戲➀ 「剖蠍子」
遊戲因骨牌排列像隻蠍子而得名,洗牌後先將十五隻牌擺成倒三角(蠍身),然後將其餘的牌擺為蠍子的頭、尾、螯、足。開始遊戲時,將足、兩螯與尾前端的第一張牌、與第一橫牌的第二、四張牌翻開。遊戲以移除所有牌為目標,若有兩張可以組成對子則取走,然後把鄰牌翻開,其餘的牌則要三面臨空才能翻面。無牌可取時,就將蠍身第三橫牌的中間牌翻開,此舉稱為「剖心」,若依舊無法完成,便重新一局。另一個類似的遊戲稱為「釣金龜」,規矩大同小異,只是排列方式有別,像隻烏龜而得名。

根據舒乙的形容,老舍掌握的骨牌單人玩法甚多,如「過五關斬六將」、「拿大點」、「算卦」等,而最得其歡心則是又稱「酒色財氣」的「算卦」,是一種結局需要計算的玩法。院友嘗試尋找這些遊戲的玩法,但只找到關於「過五關」的記載。

✶ 單人遊戲➁ 「過五關」
相傳這是流傳於清朝的單人骨牌遊戲,亦是胡適最愛的遊戲之一。此遊戲不單純有策略,亦含運氣成分,故不容易取得勝利。清朝人喜以此消遣,又藉此占卜運氣。據說,胡適在30年代透過舅父學會「過五關」後便常以此戲娛樂,又於40年代的日記寫下心得,統計出較易過關的玩法,還認為此遊戲是世界最好的單人遊戲!

Comentarios